今年4月,轰动全国的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落网。
这个曾经的“天之骄子”,北大的高材生,本应拥有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,但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,不禁令人扼腕。
两年前,当北大孝子成了通缉犯后,所有人都惊呆了。因为,在外人眼中,吴谢宇是一个特别优秀又懂事的孩子。
从小,他就特别听话懂事,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,都不会让父母操心,他就是那种典型的“别人家的孩子",被人称作是“完美小孩”。
他优秀到何种程度?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,而且GRE成绩很优秀,有老师曾说:以他的成绩去申请美国哈佛之类的名校都不成问题,如果做学术,肯定也是顶尖的学者。”
除了优秀,他还非常孝顺,上了大学期间,他几乎每晚都与母亲通电话,在外人看来,他是一个格外有孝心的孩子,甚至有同学说“即便相信我自己杀人,也不会相信他去杀他的母亲。”
可是,就是大家眼中的完美孩子,却有计划、有预谋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。
一开始,所有人都不理解,但随着案件深入调查,大家才发现,完美只是吴谢宇的伪装罢了。
在优秀、孝顺、懂事的背后,他的内心长期压抑接近扭曲。
在杀死母亲之后,他开始了自己的叛逆人生:找性工作者,到酒吧做男模。
其实,有很多像吴谢宇一样的孩子,表面上听话、懂事,但内心里却极度压抑。
当家长强行让孩子听话时,他们只看到了孩子的懂事,却不知道,这正是孩子崩溃绝望的开始。
懂事的孩子表面波澜不惊
内心却千疮百孔
今年春节回家,看到表姐家的孩子小米,她只有5岁,平时很少说话,但是却在大家吃饭前很乖地把碗筷摆好;吃完后,自己主动帮大人收拾碗筷;我分糖果的时候,其他孩子上来一抢而空,只有她站在一边,用怯怯的眼神看着我。
所有的人,都说小米都特别乖,特别懂事。
只有我觉得特别难过又心疼,表姐和姐夫常年在外打工,小米就放在姑姑家寄养,没有亲生父母在身边,这个孩子用自己的“懂事”换来身边人的认可。
我把糖果送给她的时候,她揪着自己的衣角不敢接。
我拉着她的手,把糖果放在她的手里,摸到她冰凉的小手,看着她身上单薄不合身的衣服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这个孩子,她这么小,本该是在父母怀里撒娇耍赖的年纪,现在却如此安静乖巧,她是如何收起自己的那些担心、恐惧,用自己的“懂事”来讨好周围的人?
作家张悦然在《樱桃之远》中说:
孩子是最坚忍的人群,他们还不懂得用逃脱抵制痛苦,也不懂得用宣泄反抗折磨,他们只能伸着冰凉的小手小脚,甚至根本不会有人察觉到他们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,所以我总是想,孩子是可怜又可敬的。
懂事的孩子都是牺牲了自己
成全了父母
电影《奇迹男孩》中,奥吉的姐姐维娅就是个特别懂事、听话的女孩。
4岁之前的维娅,天真无邪,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爸爸、妈妈、奶奶都围着她转。她是大家捧在手心的公主,家人都喜欢她,爱护她。
但奥吉的出生打破了这一切。因为先天性畸形,父母把全部的关注都给了这个残疾的小男孩。
父母无意中忽略了维娅,因为在他们眼里维娅是懂事、听话的孩子,她可以自己照顾自己,她不需要父母操心就可以过得很好。
父母不知道的是,维娅心里其实很苦,她对家里的小狗说:“有人想知道我今天过得怎么样吗?”
听话的孩子的确可以让父母省心,只是同时他们也藏起了掩盖在“乖巧”下面的情绪。
他们披着“懂事”的外衣,却把“委屈”和“不快乐”默默地吞进了肚里,独自消化着“伤心”“失落”和“失望”。
她有多懂事,对家人就有多深情。
孩子选择“听话”“懂事”,是把爱给了家人,把所有的压抑悲伤都留给了自己,这是一种隐忍和牺牲,更是一种成全。
过早懂事的孩子
一生都很难快乐
曾经有网友在网上这样留言
过早懂事的孩子,习惯了讨好,习惯了顺从,却常常忽略了自己。
小时候,小朋友抢走自己的玩具,内心气愤不已,却没有勇气去抢回来。
上小学,跟爸爸妈妈去逛街,明明对玩具爱不释手,只要父母说一句太贵了,就温顺地点点头走开。
长大后,同事把最脏最累的活甩给自己,也只能默默承受。
老板布置的任务,任凭繁复无理,也会熬夜加班完成。
而这样的后果就是,他们总是戴着面具,即使是最亲近的人面前,也不敢表现出自己的小小的欲望。
他们用尽心思让身边的人高兴,希望以此来避免一切麻烦,却往往没有勇气表达真正的自己。
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成“老好人”,他们的“好”并非全部来自于爱,而是出于恐惧。
这样的孩子,总是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到别人的身上,因为别人的认可而快乐,因为别人的否定而难过,因此会更容易感到抑郁。
对于一个孩子来讲,习惯性地自责往往在长大会演化为对于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否定,变得自卑、抑郁、不懂拒绝。
那些过早懂事的孩子,长大后也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。
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Sooyeon Sung发现,那些童年时被虐待、忽略、和家暴的女孩,他们的月经初潮和青春期的到来,要比正常女孩早一年。压力会让人更早发育到生理上的成年期,而这种被看起来很“懂事”的成熟,却要付出一些代价。
那些过早成熟的孩子,在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童年中,会产生脑神经回路转变,和情绪管理失调等问题。研究显示,这些因素,会增加他们患病理性精神疾病的风险。而且,生命早期遭受的压力,可能会提高个体做出风险性行为的概率。
“懂事”的孩子,就连绝望都是悄无声息的,他们更容易成为被忽略的对象,所以当他们忍无可忍,崩溃爆发的时候,杀伤力也巨大的,就像吴谢宇。
有远见的父母
接纳孩子和年龄相符的“不懂事”
马伊琍在直播中曾说过,她做的最后悔的事就是让自己的女儿太懂事。
她的大女儿爱马聪明优秀,还在重大体育舞蹈赛上获过奖。
可马伊琍却后悔曾经对女儿爱马管教太严格,使女儿过分“懂事”,虽然成为了人人称赞的乖孩子,却连自己的心里话都不敢表达。
有一次,女儿在幼儿园里跟同学一起玩过家家,一些孩子扮演妈妈,一些孩子扮演宝宝,可是有的孩子总是要当妈妈,逼着爱马当宝宝,其实爱马也想试试当妈妈,可是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后来马伊琍告诉女儿“你完全可以拒绝”时,爱马仍然说“我不敢”。
马伊琍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:过于“懂事”的爱马,已经“懂事”到连“不”都不敢表达。
不仅如此,马伊琍发现女儿在外人眼里:特别听话,特别好管,可是她内心非常胆小,而且动不动就认错。只要自己声音大一点,爱马立刻会认错:妈妈我错了,我再也不敢了。
她非常痛心,女儿在自己面前竟然变成了小心翼翼的样子,为了让妈妈喜欢她,她把自己逼成了一个“懂事”的孩子,内心的想法都不敢说出来,就因为怕妈妈不高兴。
“这一切的根源,都在自己的身上”,马伊琍终于开始反省。
好在,马伊琍这些年的育儿风格轻松自在了很多,从她的微博上可以看到,两个女儿的状态也很舒展。
一个真正优秀的父母,从不用懂事来绑架孩子。
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→
●很小的年纪就学会了察言观色,看别人的脸色行事
●不敢维护自己的利益
●不敢拒绝别人
●做什么都小心翼翼,就怕别人不高兴
●只要你一发火,他会立即认错,而且战战兢兢。
●表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、懂事、体贴、乖巧
就要考虑是不是这个孩子承担的太多了。
多抱抱那个懂事的孩子吧,要允许ta 偶尔撒娇偶尔耍赖,让孩子成为孩子,在该长大的时候他才能真正地成为大人,成为真正的自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