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不了现实生活的强者,反而更加脆弱无助,于是迁怒他人,把现实生活当作游戏。走不出的黑洞,最终葬送了迷失的灵魂,还要搭上无辜孩子的生命!!
根据2018年7月10日《澎湃新闻》的消息,“4.27”故意杀人案一审宣判:在陕西米脂三中校外杀死9名学生、砍伤10人的凶手赵泽伟被判处死刑。
1
《澎湃新闻》对杀人案有这样的叙述:
被告人赵泽伟因工作、生活不顺而心生怨恨,自认为系米脂县第三中学就读初中时受同学嘲笑致其心理受挫所致,遂对初中同学产生报复泄愤恶念……因未找寻到同学,赵泽伟将报复目标转为米脂三中在读学生。
又是什么力量让现年28岁的赵泽伟翻出十几年前的旧账呢?
2
有关被告人的描述,不同版本仅仅是只言片语,但大都提到过他“整日沉迷于游戏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将“游戏障碍”纳入“精神、行为与神经障碍”,“游戏障碍”就是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。
2016年便失去工作、赋闲在家的赵泽伟,在无所事事中“游戏成瘾”。
有些人玩游戏成了行家里手,并以此为业,靠参赛奖金生活得很滋润。而“工作、生活不顺”的赵泽伟显然还是大多数“游戏瘾君子”那样,在虚拟世界里发泄不满。
可以想像,游戏中“大杀四方”的强者,其实更无法接受浑浑噩噩的现实生活。做不了现实生活的强者,反而更加脆弱无助,于是迁怒他人,把现实生活当作游戏。
走不出的黑洞,最终葬送了迷失的灵魂,还要搭上无辜孩子的生命!!
3
就在同一天,《澎湃新闻》发布的另一则消息称,中国游戏产业2017年整体收入超过两千亿元,连续两年超过美国,位居世界第一。
一个千亿级的行业,欣欣向荣、突飞猛进的同时,却在扼杀青年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!
玩游戏演变成杀人事件,需要拷问的不仅仅是教育,还有游戏行业本身。
我想,是否可以效仿烟草行业,在游戏中引入“谨防游戏成瘾”、“游戏有害”等字样,以警示玩游戏的人?
交通管理部门的做法也值得借鉴。我注意到,在交管所办理违章罚款缴纳等手续时,总能看到反复播放、拍摄精良的交通事故情景再现的宣传短片,惨烈的肇事现场、鲜活生命消逝的瞬间,震撼力极强。
不妨在游戏界面也能预置“游戏成瘾”的警示短视频。
游戏没有错,但制作游戏的厂商、社会大众有责任采取措施,规避、减少因游戏成瘾而酿成的悲剧。这比产业的发展更有意义。
作者简介:赵刚(Andrew)
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,国际教育知名专家;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、文化传播工作,著有《留学的逻辑》《到英国去》《欧洲情调之旅》等;资深自媒体人,获评腾讯教育“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”、一点号“2017年度耕耘奖”、搜狐“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